咨询热线

18810030030

网站公告
新闻中心

information

联系我们

18810030030

联系电话:18810030030

查看更多

新闻中心>>当前位置:首页 - 收帐见解
北京要账公司:网贷“次贷化”倒计时
上传更新:2025-07-23 已阅读:54

2025年,中国消费贷规模突破18万亿,花呗、借呗、京东白条等产品渗透率达94%的18-35岁人群,而逾期90天以上贷款率飙升至12.7%。互联网巨头以“金融科技”之名行次贷之实——向收入不稳定群体发放高息贷款,再通过资产证券化(ABS)将风险转嫁金融市场。历史正惊人重演:美国次贷危机的三大特征(低信用放贷、监管缺失、债务证券化)已在中国网贷生态全面复刻,系统性崩盘仅差最后一根稻草。


一、目标群体重叠:网贷与次贷共享“高危借款人”基因

次贷危机本质是向无偿付能力者滥发贷款。2006年美国次级贷款违约率超10%,根源在于银行向信用评分低于620分、无固定收入的群体发放房贷。而今天中国网贷平台重复同一逻辑:

● 客群高度重叠:蚂蚁集团招股书显示,花呗用户中月收入低于5000元者占比62%,大学生占比24%;360借条坏账率超15%的借款人均为无社保记录的灵活就业者。

● 风控形同虚设:平台利用算法漏洞诱导借贷,例如美团月付“一键提额”功能依据社交数据而非收入证明授信,某用户月薪3000元却获5万元额度,最终债务滚至本金的3.7倍。

● 利率剥削加剧脆弱性:以花呗分期为例,表面月费率0.74%,实际年化利率达15%以上,远超实体经济利润率。当2024年青年失业率升至14.2%,偿债能力断裂成为必然。

哲学视角: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揭示,资本为增值会主动制造“风险转嫁链”——网贷平台将劳动者未来收入提前贴现为当期利润,实则是将个体生存危机转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
二、证券化魔术:从次级贷款到ABS的危机传导链复制

次贷危机的致命环节在于将高风险贷款包装成理财产品。2007年雷曼兄弟持有327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(MBS),最终引发连锁崩盘。如今中国网贷ABS以同样模式转移风险:

● 底层资产劣质化:京东白条2024年ABS底层资产中,信用评分B级(次级)借款人占比达41%,但优先级证券仍获AAA评级。深圳某消费金融公司发行8亿元ABS,基础资产为2万笔逾期率超10%的现金贷。

● 杠杆嵌套放大风险:蚂蚁集团曾通过ABS实现50倍杠杆,1亿元资本金撬动50亿贷款。虽新规要求资本充足率达10%,但“信托通道+担保分拆”等模式使实际杠杆仍超30倍。

● 监管滞后助长套利:美国1999年废除《格拉斯-斯蒂格尔法案》开启混业经营,直接导致风险跨市场传染。当前中国网贷ABS由证监会、银保监会分段监管,京东金融将同一资产包拆分为消费ABS(证监会管)和信贷收益权凭证(银保监会管),规避风险集中度审查。

数据实证:2024年一季度,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同比激增45%,但底层资产违约率较2020年上升210%,风险积累速度远超美国次贷危机前期。

三、资本主义痼疾再现:虚拟经济膨胀与实体经济断裂

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,危机根源在于生产与消费的脱节。美国2007年实体经济GDP占比降至33.99%,金融衍生品规模达GDP的11.81倍,终致泡沫破裂。中国网贷正重蹈覆辙:

● 资金空转挤压实体:2024年互联网平台消费贷资金仅28%流入商品消费,72%用于借新还旧或金融投机。某用户通过7个平台套现50万元炒股,亏损后引发9家机构连锁坏账。

● 贫富分化抑制有效需求:网贷利润加剧分配失衡:蚂蚁集团2023年净利润超800亿,但借款人中23%需削减基本生活开支偿债。这与次贷危机前夜美国如出一辙——2000-2005年GDP增长12%而中产收入仅增3%。

● 技术伪装下的剥削升级:AI风控沦为高利贷工具:某平台算法识别大学生“夜间活跃度高+外卖频次高”即提额20%,诱导其借贷购买新款手机。但当经济下行,该群体失业率每升1%,违约概率激增5.8倍。


CopyRight  纵横九天国际商务服务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 首城国际中心   联系人:   电话:18810030030   手机:18810030030   E-mail:
技术支持: